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是谷歌地球软件生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某地3D电脑图像。要快速相对精确地得到图中水库甲的面积,宜应用的方法或技术是

A.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高一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据观测北京在炎热夏季,绿化状况好的地区的气温比没有绿化的地区气温低3℃~5℃。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绿地的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

B.绿地的园林植物的保温作用弱

C.绿地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损失部分地面辐射

D.绿地的园林植物吸收大气逆辐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四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淡水珍珠是指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产出的珍珠。浙江省诸暨市是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最大基地,目前,诸暨已成为世界淡水珍珠的产业和市场中心,诸暨珍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设计、鉴定、研发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出珍珠首饰、工艺品、保健品、美容用品、服装等结构多元化的系列产品。虽然诸暨珍珠拥有了行业的垄断地位,但却没有定价权,因为市场的终端基本控制在外商手中,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获得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市场势力。甲、乙两幅图分别为诸暨珍珠产业集群历年产量(1983~2009年)和诸暨珍珠产业集群内企业规模(按雇佣人数划分)统计。

企业规模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9年

微型(少于8人)

605

874

1436

2042

小型(9~50人)

287

859

981

1327

中型(51~100人)

5

18

30

39

大型(多于100人)

2

4

12

17

(1)简述诸暨发展淡水珍珠养殖的自然条件。(2分)

(2)简述诸暨珍珠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6分)

(3)提出诸暨珍珠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造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是( )

A.流域内科技发达,水资源利用少

B.国家的宣传力度大,人们的节水意识强

C.长江水量充足,供远大于求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造成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长江沿线的排污量增大,水质恶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B.三峡等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影响了鱼类的洄游

C.流域内的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长江水量减少,净化能力下降

3.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我们应( )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 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 ③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第三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2015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反气旋、晴朗 乙——气旋、阴雨

B.甲——低压、阴雨 乙——高压、晴朗

C.甲——气旋、晴朗 乙——反气旋、阴雨

D.甲——高压、阴雨 乙——低压、晴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点距北极点约1650km,且A点在晨昏线上。此时,北京时间为2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 (15°S,0°) B. (15°N,0°)

C. (23°26'N,180°) D. (15°S,180°)

2.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伦敦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上海的昼夜长短差异越来越小

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