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①地逢一、四、七形成集市,等级高;其他六个等级低;且为同一等级。故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都高于其它六地。
【小题2】①地不能每日成为集市,因其位于我国西部平原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商业网点的设置需要达到其门槛人口才能有盈利。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商业网点的布局遵循市场最优、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的设置需要达到其门槛人口才能有盈利。
【知识小结】商业网点
1.形成: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山区、平原自然条件不同,产生分工,导致商品流通,出现商业网点
2.密度: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分布
3.效益:靠近商品生产地,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加速商品流通,商品冷冻技术的提高、包装技术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4.组织形式:人口稀少地区,采用流动服务形式,交通方便地区采用固定形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出现又出现了电视、网上购物和无人售货机等购物办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莫霍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地面以下2900千米深处 | B.是美国人发现的 |
C.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 D.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小题1】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① | B.台风——② | C.暴雨洪涝——③ | D.寒潮——④ |
A.北纬20度的洋面上 | B.赤道洋面上 |
C.南纬15度的洋面上 | D.南纬40度的洋面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叙述,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参与“地球熄灯1小时”活动 |
B.在空调房里使用电动跑步机等进行健身活动 |
C.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
D.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20% 鼓励生育 |
B.25% 采取移民政策 |
C.60% 计划生育 |
D.30% 鼓励人员出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结合上文并读图3,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
A.发展生态农业 |
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
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
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下图)以厦甲城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下图),回答题。
【小题1】图甲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A.a<b | B.b<c | C.b<d | D.c>d |
A.a以内的区域 | B.ab间的区域 | C.bc间的区域 | D.c以外的区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化、粗放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
B.主要分布在西欧、中欧、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 |
C.产品主要是牛肉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
D.我国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地区高度发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