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月21日到2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寒潮是指大范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的过程。

(2)寒潮主要有哪些危害?

(3)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御寒潮的措施。

【答案】(1)降温、大风、雨雪、霜冻

(2)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阻断交通等。

(3)A地处于四川盆地中,冷空气受盆地北部秦巴山地阻挡,难以影响该地;B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受冷空气影响大降温剧烈。

(4)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做好对农作物、牲畜的防寒准备,提醒居民要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老弱病人的防寒工作。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米、301B.950米、201

C.850米、499D.799米、50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

2关于图示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岩石为沉积岩

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丁处油气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图a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b为图a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图c为乙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一年中旗杆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旗杆高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

回答下列各题。

1图a所示地区

A.该季节乙地昼长夜短B.该季节受西风控制

C.沿岸暖流经过D.该季节降水较少

2图a中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由东南流向西北

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D.秋末初冬发生凌汛

3一年中,该小组看到旗杆正午影子顶端位于PB之间的时间大约有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A.花岗岩和流纹岩B.大理岩和板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砾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含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平洋部分地区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图),图中实线代表洋流流动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洋流的性质依次是

A.寒流、暖流、暖流、寒流

B.寒流、寒流、暖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寒流

D.暖流、寒流、寒流、暖流

2①②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类似于

A.纽芬兰渔场、纽芬兰渔场B.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

C.秘鲁渔场、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澳大利亚某月气压和风向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可能是 月(填“1”或“7”)气压和风向图,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分析A、B两处该月降水差异及成因。

(3)C湖为澳大利亚大陆海拔最低处,其湖面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约15米,试分析主要原因。

(4)C湖是著名的时令湖,为解决湖泊干涸问题,专家提出两种调水方案:甲方案——从D河就近调水;乙方案——从南部海域调水。试从可行性角度论证方案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 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 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 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 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径流量一度明显下降。左图所示白洋淀水系分布,右图所示白洋淀蒸发量年内变化。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运用材料,分析其原因。

(2)针对白洋淀面临“干淀”困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