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年份 1949 1958 1974 1977 1984
湖泊面积(km2 4350 3141 2820 2740 2691
湖泊容积(km3 293 228 188 178 174
(1)试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画出A地的风向,并说明A、B两地天气现象的相同点
(3)据材料二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点:气压系统与天气,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专题:
分析: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地形特征、风向的判断和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及影响,区域地形特征从地形和地势两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一点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从湖泊缩小的人为原因分析湖泊面积缩小带来的变化.
解答: 解:
(1)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图中虚线是等压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流向低压区,北半球向右偏转,应该是西北风.A位于冷锋气旋的冷锋锋后,B位于低压中心,所以两地天气现象的共同点是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读表格数据可知,洞庭湖面积、容积都在逐渐缩小.缩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面积容积减小,湖泊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易发生洪灾.对水产养殖、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湖泊湿地形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缩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故答案为:
(1)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西部低山、丘陵广布,东部平原为主.
(2)

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围湖造田;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       调蓄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功能削弱,易发生洪灾;对水产养殖、航运等产生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区域的地形特征、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及影响加以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表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由此推断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日期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平均气温(℃) 3 0 -2 -5
气压(百帕) 1000 1002 1004 1006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A、冷锋B、暖锋
C、气旋D、暖性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判断E地的天气是(  )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
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
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
D、可能有下沉气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
(1)图中A、B两处比较,
 
处气温较高,
 
处气压较高;C、D两处比较,白天
 
处气温较高,
 
处夜间气 温较高.
(2)图中表示的是
 
锋天气.
(3)数字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诺姆瑟城镇化规律指出:第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发展速度缓慢.第二阶段:城镇化水平在 30%至70%之间,由城镇发展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第三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回落并趋于稳定,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 10%以下,30%左右和70%以上.
材料二:2010年沈阳市的城镇化率为71.6%.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 4.9%、50.4%、44.7%.
材料三:我国某地区示意图.
(1)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2)以诺姆瑟城镇化规律为参照,评价2010年沈阳市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状况.
(3)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角度,简析沈阳近海经济区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暖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易发生在锋后
B、锋面过境后气温降低
C、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
D、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其行进方向为(  )
A、一直向北
B、一直向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