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上升之中
B、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偏短、寒冷期偏长
C、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D、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漫长的地质时期,气候总体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冰期出现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人类历史时期,表现为比较寒冷的时期和比较温暖的时期;在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气温是波动上升的,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解答: 解:A.地质时期,气候总体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人类历史时期,表现为比较寒冷的时期和比较温暖的时期;在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气温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故不符合题意;
B.漫长的地质时期,气候总体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总体是温暖期较长,故不符合题意;
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D.地质时期,气候总体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人类历史时期,表现为比较寒冷的时期和比较温暖的时期;在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气温是波动上升的,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存在发生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等各类地质灾害的隐患地区超过500处,主要分布在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等7个山区县,其中泥石流是北京地区最多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1)描述图示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明为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沙尘暴的影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二氧化碳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材料和示意图,完成要求.
材料一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大会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国和丹麦分别注资4000万和1500万欧元作为其运营经费和首笔资助资金.
材料二 近150年来大气CO2含量,全球气温及近100年来,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酸雨B、臭氧层破坏
C、沙尘暴D、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
A、气温不断下降
B、气候没有变化
C、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
D、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1“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简述祁连山脉的地理意义.
(2)概述城市分布特点.
(3)分析祁连山成为河西走廊“固体水库”、主要水源的原因.
(4)祁连山绝大部分海拔3500-5000米,最高峰5827米;有冰川3306条,面积2063平方千米.祁连山区为崩塌、泥石流、地震、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区,结合图2“地质灾害关联图”,描述其发生过程.
(5)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甘肃省可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分析其开发对甘肃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