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点在北极圈上且出现极昼,据此完成下题。
B点的时间可能是( )
A.6月22日3时 B.6月22日6时
C.12月22日15时 D.12月22日18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比上图中天体系统高一级,且不包含②的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根据下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上图中的 (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
距太阳远近(106千米) | 57.9 | 108.2 | 149.6 | 227.9 | 778.0 | 1472.0 |
A.① B.② C.④ D.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一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2.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②大气运动 ③生物演化 ④地热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各题。
省区 | 省区面积 (万km2) | 生物质 能满足状况 | 薪柴总量(万kg) |
浙江 | 10.18 | 可满足两个月 | 380.6 |
江苏 | 10.26 | 可满足一个月 | 14.2 |
新疆 | 166 | 严重缺乏区 | 79.9 |
1.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3.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我国四条著名河流,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A河是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B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 C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D. D河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东南亚三个国家的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0年相比
A.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都上升
B.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都上升
C.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都上升
D.柬埔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最小
2.对2010年产业构成及其推断正确的是
A.泰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最合理
B.柬埔寨处于区域发展平衡阶段
C.缅甸单位产值劳动数量最少
D.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柬埔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一中高三零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做下题。
1.甲国家的地形特征为
A.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以盆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3.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