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藏自治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8分)
(2)试分析气候因素对青棵种植的有利影响。(6分)
(3)根据西藏自治区资源条件,推测其可能发展的电力工业部门,并指出该地区发展工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12分)
(1)(8分)地表不平,低洼处易积水(2分);高山冰雪融水较多(2分);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2分);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2分)
(2)(6分)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农产品产量高(2分);气温低,农作物受病虫害影响小(2分);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2分)。
(3)(12分)
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工业(2分);西藏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流急,落差大,可以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工业(2分);西藏地热温泉众多,可以大力发展地热发电工业(2分)。问题:可能会产生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2分);可能导致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可能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低温较低,蒸发弱;多高大山脉,冰雪融水较多;地下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不平,地势低洼处容易积水。
(2)由于的地势高,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且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农产品产量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多,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
(3)西藏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工业;西藏地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工业;位于板块交接处,地壳活跃,多地热能,可以大力发展地热发电工业。西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由于不合理开发,会导致一些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西藏地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B.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层面
C.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
D.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要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上实行清洁生产农业上实行生态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河北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具有沿海、沿江、延边、沿线(沿大陆桥)的区位优势,初步形成十大现代工业产业集群,如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果蔬等产业集群。丹东市还是我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素有“北国江南”之称。下图示意丹东市位置。
(1)说明丹东的“四沿”区位优势。
(2)分析丹东发展集群产业的意义。
(3)分析丹东被称为“北国江南”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三5月(二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后,各省积极响应。读下图 “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甲省区13 年来人口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 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2. 从图中数据来看,应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 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C. 促进城市化发展 D. 男女性别比出现较大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天津市高三毕业班联考地理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2.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D.生物多样性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四川“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艘货船从图中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世界标准时刚好为9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黑点代表①处位置),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重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课标I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山东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