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 B. |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 ||
C. |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 D. |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
分析 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北京(40°N)某中学而言,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根据第二次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解答 解: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以“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为褶皱山 | B. | 由沉积岩构成 | ||
C. |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 D. |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丙 | B. | 甲、丙、丁 | C. | 丁、乙、甲 | D. | 丁、丙、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年龄段 | 比重(%) |
小于35岁 | 5.1 |
35-54岁 | 33.5 |
55岁以上 | 61.4 |
生产规模(公顷) | 比重(%) |
小于2 | 50.9 |
2-10 | 33.6 |
大于10 | 15.5 |
农业原材料 | 葡萄酒、橄榄油 | 燃料 | 矿物和金属 | 工业制成品 | 其他 |
0.7 | 8.2 | 4.3 | 2.0 | 82.4 | 2.4 |
旅游 | 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 保险 | 金融服务 | 版税和许可证费用 | 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 | 政府服务及其他 |
456.2 | 86.3 | 22.1 | 56.0 | 35.9 | 1.7 | 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 |
B. |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 |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 |
D. | 非地带性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