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进行了一次为期25天的“穿越内蒙古高原”考察活动。行程12500km,第一站是科尔沁地区。科尔沁沙地上流淌的西拉木伦河距今8000年前就开始了对人类的哺育,留下近4000处古遗址有规律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西拉木伦河的重要支流)两岸。读穿越内蒙古行程路线及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⑴简述现代西拉木伦河的水文特征。2分
⑵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是什么?(4分)
⑶所有历史记载,科尔沁都是疏林草原之地;现在科尔沁,疏林之下却只有干涸的沙地,主要成因有哪些?(2分)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内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和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严重退化,为什么?(2分)
⑴年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结冰期长。(2分)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居多。原因是南部纬度较低,距海(夏季风)更近,热量和水分条件更充足一些。 年代越近,海拔越低。原因是河床随时间推移受流水侵蚀作用而下切,聚落(遗址)为就近取得水源而下移。(4分)
⑶全球变暖,蒸发旺盛;过度开垦;过度放牧。(2分)
内蒙古降水变率大,草场生态系统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定居围栏放牧在草场生态系统恶化时期无法迁徙,易造成过度放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径流量分析,该河流域降水量少,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少,又因降水集中夏季秋季,冬春季降水少,所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从含沙量分析,该河流域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从结冰期分析,该河纬度较高,气温低,结冰期较长。
(2)从西拉木伦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分析,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居多,其原因是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距海(夏季风)更近,降水较多。从古人类遗址相对位置图分析,年代越近,海拔越低,其原因是古人类遗址临河分布,河床随时间推移受流水侵蚀作用而下切,聚落(遗址)为就近取得水源而下移。
(3)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水分条件更差,影响草原生长;现在人口过多,放牧牲畜量多,开垦耕地多,易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对草场资源破坏严重,出现荒漠化现象。
定居围栏放牧和游牧对草场影响程度不同,定居围栏放牧,牲畜无法移动,当草场资源产草量少时,会对其周围草场造成过度放牧,使草场资源遭受破坏,且难以恢复。而游牧逐水草而居,利于草场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会使牧草生长较好,不易退化。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古遗址分布及原因和草场退化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由图文信息可知( )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2.图示时刻(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市高三上期初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向。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H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河流m段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湖泊面积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呈正相关
C.上游地区的植被条件影响湖床的高低
D.湖水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得到更新
2.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m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n河段均匀
B.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R地年降水量比Q地少
D.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德化、安溪一中高三9月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下题。
1.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
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
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西气东输
B.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
C.南水北调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德化、安溪一中高三9月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某季节等温线图”和“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题。
1.影响图A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地形
2.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 )
A.Q B.R C.S D.T
3.图示季节,南亚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流域内降水变化 ④当地围湖造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 )
A. 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B. 湖泊调蓄功能不断增强
C. 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D. 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3.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乳畜业 D. 园艺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陇西县高三级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2.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②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水量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2.图中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地形 D.降水
3.图中通往乙城市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地表崎岖、冰川广布、地质灾害频繁
B.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
C.生态保护、资金短缺、建筑材料运输困难
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科技水平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