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2015年4月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在沧州开工建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北京相比,沧州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是
A.邻近大中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B.拥有货运港口,利于对外贸易
C.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支持
D.钢铁产量较大,科技水平先进
2.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纬度(°N) | 64 | 50 | 40 | 30 | 20 | 0 |
可能总辐射(W/㎡) | 139.3 | 169.6 | 196.4 | 216.3 | 228.2 | 248.1 |
有效总辐射(W/㎡) | 54.4 | 71.7 | 98.2 | 120.8 | 132.7 | 108.8 |
1.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经济区城市密集,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2)两经济区经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快,其共同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1986年和1996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图”,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协调人地矛盾,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三明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这与城市降雨损失量密切相关。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 )
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
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
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
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
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发展城市道路
④完善排水系统
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三明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2.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蓉欧快速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波兰罗兹,全长9826千米,每周五定期发车,冬季不停运,为全国提供货运服务。读图“蓉欧快速铁路线路图”,回答下列小题
1.蓉欧快速铁路
A. 途经的自然带比较单一
B. 欧洲段地势起伏大
C. 比传统线路全年运行时间长
D. 比海运线路运速快、运价低
2.蓉欧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
①增强中、欧经济与文化交流
②提升成渝地区市场竞争力
③增强西部地区对港口的依赖
④加大成都平原粮食出口量
⑤改善成渝地区的投资环境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九江第一中学高三上月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燕京城早期农业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原因。
(3)与古燕京城相比,分析现北京城水资源不足的人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人口容量的大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平均长度共同决定了人口容量的大小
2.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 4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A.8000 B. 10000 C. 6000 D. 45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