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下列表格(每格限填一项)。(18分)
(2)“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简述其棉花生产的主要有利自然因素。(8分)
(3) ①与②相比,①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有哪些?(6分)
(1)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受云贵高原的阻挡,不易受寒潮影响,冬季热量充足;离海更远,不易受台风的影响;高原地形,光照充足;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南大荒”位于我国两广丘陵和西南横断山区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所以地形是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这里降水量大,大规模生产造成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北大荒”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 为主,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由于 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有较多的沼泽湿地。大规模生产会导致湿地破坏,湿地面积减小,影响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西大荒”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少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主要的农业限制因素是水源。大规模生产,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
(2)“西大荒”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病虫害少,棉花品质好。降水少,在山麓地带绿洲上有充足的灌溉水源,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①地受云贵高原的阻挡,冬季风不易影响到,受寒潮影响小,冬季热量充足。②地受冬季风影响比①地多,热量较差。①地离海更远,不易受台风的影响。②地离海近,易受台风影响,造成经济损失。①地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光照较充足。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4分)
(1)在我国的城市中,有之称的是________市。为什么称“日光城”(6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为什么(6分)
(3)图中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________(高或低),原因有哪些?(6分)
(4)我国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量比东侧的多,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该日,我国吉林省吉林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同海南省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哪
个大?_______。吉林市当日正午日影朝向_______。(4分)
(2)图中所示,A处为______时,C处经度为_________ 。(4分)
(3)图中,A处昼长______小时。(2分)
(4)B地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__时。(2分)
(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8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6分)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图中气压带A、G分别是 、 。风带D是 。
(2)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 环流圈。
(3)极锋是由 风与 风在60°相遇形成的。
(4)各气压带中,由于冷热原因形成的有 、 (用字母表示)。
(5)南半球的西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甲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丙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1)甲湖被誉为当地的“巨型空调”,试说明原因(6分)
(2)分析乙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从甲湖调水至乙城存在哪些不利条件?(14分)
(3)利用图文信息,简析在丙城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6分)
表1 中国与美国玉米带比较
项目 | 中国玉米带 | 美国玉米带 |
纬度 | 42°N~46°N | 37°N~45°N |
地形 | 平原、台地 | 平原、台地 |
土壤有机质 | 2% | 3%~6% |
无霜期(d) | 130~145 | 160~200 |
降雨量(mm) | 450~650 | 500~700 |
玉米面积比重 | 50%~60% | 50% |
玉米单产(kg/hm2) | 6750 | 7500 |
年份 | 稻谷 | 小麦 | 玉米 | 合计 |
2001 | 686.9 | 53.8 | 2609.5 | 3350.2 |
2003 | 541.0 | 22.1 | 2627.2 | 3190.3 |
2004 | 600.1 | 11.4 | 2901.5 | 3513.0 |
2005 | 654.0 | 9.5 | 2775.2 | 3438.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1分)读《渤海沿岸部分地区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受灾最严重,降雨量达到了460毫米,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截止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1)请你简述导致北京渍涝灾害的原因一般有那几个方面?(5分)
(2)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4分)
(3)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2分)
(4)比较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6分)
材料二: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5)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层剖面图中的地质构造有 ;在地表处的横线上用箭头表示出岩层的受力方向。(用文字说明即可:左侧岩层向 ,右侧岩层向 )(3分)
(2)M线可能发育成为何种地貌?分析说明其右侧P层较薄的原因。(2分)
(3)A、G、N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1分)
(4)该地如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应出现在哪一层?简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2分)
(5)图中的石灰岩受到A的烘烤,可能会形成 岩;页岩受挤压可能会形成 岩。(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