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图乙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东部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5分)
(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的地下水位曲线图,图乙中曲线的一处出现错误,请指出来并说明判断的依据。(3分)
(3)分析乙地某城市蒸发量变化的原因。(2分)
(1) 南方陆面蒸发量大 ,北方陆面蒸发量小。南方年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高,纬度低,气温高。北方年降水量小,植被覆盖率低,纬度高,气温低。
(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甲地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曲线(水位应该为下降)(1分),由于(自然原因)此时段该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水源不足;
同时(人为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所以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答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既可得3分)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 (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甲,结合图中数值分析。南方年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高,纬度低,气温高,所以南方陆面蒸发量大。北方年降水量小,植被覆盖率低,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北方陆面蒸发量小。
(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根据图乙分析,此时段该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水源不足。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所以地下水位应逐渐下降。甲地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曲线水位应该为下降。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所以蒸发量增大。
考点:我国东部陆面蒸发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西安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定边县第四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约为 ( )
A.4 200千米 B.5 200千米 C.72 000千米 D.8 2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定边县第四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中国地图 B.北京地图 C.山东地图D.世界地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季风活动 D.陆上水域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徽——庐山 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 D.四川——成都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2.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3.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4.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C)(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