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
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该水库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其方向是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地区在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大力推广十一项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其中之一。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某河段地区如图甲所示。图中M地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试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施的基础上,N地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
(1)地形区:M________,N________。(2分)
(2)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5分)
(3)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2分)
(4)为了切实保护好该地农业生态环境,你还有哪些建议?(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
①劳动密集型 ②资金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技术密集型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
A.非洲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南端 D.亚欧大陆
2.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陆分布
C.洋流性质 D.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