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 。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丁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3)乙、丙两处发现了矿产,是否可能一样 为什么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修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建在何处比较合理 。不选择建在另一处的理由是什么

(5)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6)分析影响图示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答案】(1)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外力侵蚀(溶蚀)作用

(2)喀斯特地貌

(3)不可能。乙处为沉积岩,矿产为外力作用形成,而丙处为花岗岩,矿产为岩浆冷却形成,它们的成因不同,矿产也不可能一样。

(4)A在B处修水库不仅淹没的范围大,而且淹没了较大的村镇甲;B库区为喀斯特地形区,地质不稳;坝址附近为陡崖,地质条件不稳。

(5)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致使聚落易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6)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以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解析】(1) 图中的地质构造是背斜,判断依据是岩层年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作用或溶蚀作用。

(2) 丁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图判断,丁地是石灰岩分布区,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喀斯特地貌 。

(3) 乙处为沉积岩,矿产为外力作用形成。丙处为花岗岩,矿产为岩浆冷却形成,它们的成因不同,矿产也不可能一样。

(4) 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修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建在A处比较合理。淹没范围小,建坝的工程量小。在B处修水库不仅淹没的范围大,而且会淹没了甲镇,不符合建水库的目的。B库区为喀斯特地形区,地质不稳。坝址附近为陡崖,地质条件不稳,不适宜建设大坝。

(5) 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主要受山地或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受地形的局限,使聚落易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6)图示为山区,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以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建立卫星城,开发浦东新区的目的是 ( )

A. 扩大城市用地面积B. 将市中心区的污染企业外迁

C. 控制市中心区的人口规模D. 建立新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揭阳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让揭阳与外界联系更加快捷便利,广梅汕高铁将经过揭阳并设置揭阳北站。下图是高速铁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广梅汕高铁与揭阳市建成区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
A.选择甲模式,穿过城区,方便群众外出
B.选择甲模式,与城区内部交通联系融为一体,减少交通成本
C.选择乙模式,绕过城区,不占用城区用地
D.选择乙模式,会给城区景观和环境带来深刻影响
(2)从高速铁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铁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乙模式
B.城市化初期,高速铁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C.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甲模式有向乙模式演变的趋势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甲模式和乙模式不可能同时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及年内波动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蒸发(腾)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下列关于该山地森林植被恢复后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森林恢复后,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河流流量波动减缓
B.森林恢复后,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河流流量波动减缓
C.森林恢复后,甲河径流量增加,乙河径流量减少
D.森林恢复后,甲乙两河的径流量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的铁路为亚吉铁路,由中国企业建设的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全长752.7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总投资40亿美元,是一条以货运为主的客货共线铁路。建成后,吉布提至亚的斯亚贝巴的运输时间将从公路运输的7天降至10小时。2016年10月5日11时47分,首趟列车从亚的斯亚贝巴发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合作之路,也是一条发展之路、繁荣之路。
材料三 索马里的年平均气温多在30°C以上。M国以农牧业为主,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为贝雷哈带;海拔500~1800米为科拉带;海拔1800~2400米为沃伊那德加带;海拔2400~3500米为德加带;海拔3500米以上为维契带。
(1)据图描述M国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述亚吉铁路的建成对M国的意义。
(3)推测M国的人口、城市和农牧带主要分布在材料三中的哪两个带,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阿塔卡玛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东侧山地阻挡湿润空气进入
D.常年受强劲离岸风的影响
(2)阿里卡位于阿塔卡玛沙漠北缘,几乎终年无雨,但厄尔尼诺现象(即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年份则会出现暴雨。其直接原因是( )
A.沿岸寒流强度减弱甚要消失
B.气压系统发生改变可导致气流强烈上升
C.处于西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D.人类活动加剧改变了海一气的作用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当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的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正午日影位于南侧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①冻土广布,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 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 D. 经济发达,本地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一:近年来,每到夏季遇上暴雨,我国许多城市便出现“城市看海”现象。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例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哪些事物。简述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