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据主动地位,日本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图3为日本在海外不同地区的投资比例图。读图回25~26题。

25.1994年以后,日本海外投资比例增长最快的地区及其原因是 

A.亚洲,消费市场广阔               B.北美,法制完善、科技进步        

C.欧洲,基础设置完善               D.亚洲,劳动力价格低廉

26.促使日本积极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本国

①原料缺乏  ②劳动力缺乏  ③市场狭小  ④能源缺乏  ⑤科技落后  ⑥民族的竞争心理强烈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左下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右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

A.冀 B.鄂C.甘D.吉
【小题2】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四)地理试卷(B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4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4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三12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2011年7月,《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规划》中该经济区划定的范围是: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西端,包括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部分地区。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

材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局部图。

材料二:B市绿洲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玛纳斯河下游绿洲区景观面积变化(km2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材料一中,A处的地形是            ,判断依据是            。(4分)

(2)材料二中,B市农业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其中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为适应这种变化,规划中B市最有可能建成本区的________(填部门)工业基地。(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           和荒地为主,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              地和            地的破坏严重,从而导致荒地面积呈扩大趋势。(6分)

(4)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的因素。(8分)

(5)结合材料,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陕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6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6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