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每空2分)
(1)此时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性质是 ,B处刮 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候。成因是 。
(1)夏 低 副热带高
(2)西北 寒冷干燥 东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4)地中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与中纬度西风交替控制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从图上的风向可以看出东亚、南亚分别在此刻盛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说明此刻是北半球的夏年,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第(2)题,半年后也就是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亚洲大陆东部盛行冷、干的西北风,南亚吹东北季风。
第(3)题东亚的季风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的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西南季风)主要是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西南季风。
第(4)题A地处亚欧大陆东部的300地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则受副热带高气压与中纬度西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影响当地气候的大气环流不同。
考点:季风环流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亚洲季风图”为载体,在考查季风环流的形成、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同时对比分析在三圈环流作用下,同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的差异性。试题属于中档题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我国东部吹________风;南亚此时吹________风
(2)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成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云南省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4月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东亚处刮 季风,性质是 ;南亚处刮 季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6分)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洲东部盛行______________风。
(2)季风环流使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冬季具有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____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_____________ 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气压,它割断了____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________季风,性质是________,B处刮________季风。
(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6分)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洲东部盛行______________风。
(2)季风环流使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冬季具有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____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_____________ 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