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二战以后,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根源是     [    ]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留下的后果

B.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

C.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D.日本投降后,美苏对朝划线占领

 

答案:D
提示:

由于在二战中美国和苏联在取得战争的胜利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在战争中两国的实力大增,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的政治军事大国,所以在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两国对法西斯国家占领的地方实行分区占领的政策,朝鲜是根据两国达成协议,分别以北纬38度为界,苏联占领北方,美国占领南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二战以后,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根源是     [    ]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留下的后果

B.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

C.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D.日本投降后,美苏对朝划线占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上海市十三校2011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东北亚某一区域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4月5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的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了光明星2号“实验通讯卫星”。美日韩坚称朝鲜发射的是导弹,违背了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半岛局势再度恶化,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

(1)

朝鲜半岛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该半岛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海沿岸,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

图1中A、B、C三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3)

图1中D、E表示同一种工业在两国的分布。

影响D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影响E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

图1中影响G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供应该城市粮食消费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

(5)

当朝鲜发射卫星时,今天的范围与昨天相比

[  ]

A.

所占范围大致相当

B.

昨天的范围是今天的2倍多

C.

今天的范围是昨天的1/3

D.

今天的范围是昨天的1倍多

(6)

图2中朝鲜在东海卫星发射场发射卫星,其运载火箭应朝________方向飞行,原因是________。

(7)

图2中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后形成的,①②两地中,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地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季风E、F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受该季风控制,南亚地区出现       (旱或雨)季;E季风主要分布在        (多选题 2分)。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朝鲜半岛 D、中南半岛 E、小亚细亚半岛

2.A、B分别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附近,两地中有利于水能开发的是    ,而另一地区利用________资源发展了第       产业。

3.C、D两区域都具有丰富的     (能源)资源,该资源储存在     岩中。

4.G所在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集中分布在           地区,H 所在大洲中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是      ,H 所在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0年11月11~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国家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读图2和图3,回答1~2题。

 

 

 

 

 

 

 

 

 

 

 

 


1.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3日下午2时34分开始,朝韩双方在延坪岛展开炮击,全球股市受到极大影响。假定世界上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9时开市,17时闭市。某投资者下午2时在东京市场买进韩元,4小时后韩元下跌,这时投资者想卖出,只能选择在

A.纽约(74°W)  B.香港(114°E) 

C.伦敦(0°)   D.东京(139.5°E)

2.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图1中哪处海岸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