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
A.a延长,b增大
B.a缩短,b增大
C.a缩短,b减小
D.a延长,b减小
2.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鬼城”原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现指一些大城市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2014年我国“鬼城”排行前50名区域分布图,由图可知我国( )
A.“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较西北数量多
B.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开放性不够
C.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D.华南地区“鬼城”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地产过度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代表三省区某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图中A.B.c分别为三次产业的产值。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三个省区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江苏 陕西 西藏
B.西藏 江苏 陕西
C.陕西 江苏 西藏
D.陕西 西藏 江苏
2.据某年人口统计,乙省区的人口死亡率高于丙省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B.居民的营养水平低
C.老年人口比重较大
D.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下列小题。
1.对该区域1月份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B.纬度
C.海陆 D.洋流
2.A地7月气温可能是( )
A.29℃ B.27℃
C.25℃ 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7分)
材料一 :巢湖上游支流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区,经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长江。下图为 巢湖流域水系局部图
材料二 : 巢湖1、4、7、10月份白天、夜晚风向频率(单位:%)
风向 | 时间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偏西风 | 夜间 | 39 | 23 | 23 | 7 |
白天 | 58 | 47 | 68 | 33 | |
偏东风 | 夜间 | 61 | 63 | 74 | 87 |
白天 | 39 | 47 | 26 | 67 |
(1)阐释裕溪河和杭埠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9分)
(2)说出甲地白天和夜晚风向的变化规律,并探究7月风频变化最大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回答下题。
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油气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