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也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转移的工业及所体现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变化分别是(  )

A.钢铁工业 能源技术

B.电子工业 科技劳动力

C.化学工业 劳动力原材料

D.纺织工业 科技劳动力

 

D

【解析】图中显示该工业转移路径为: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欧洲、美国,19世纪末到日本、20世纪30年代中国沿海、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疆;其中英国(第一次技术革命主要是钢铁和纺织工业)和新疆(棉花产地)是关键信息,可以判断为纺织工业,19世纪主要依赖科技,20世纪后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1章 人口的变化(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人口增长模式。据此完成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河南省要求,2010年年末总人口要控制在1.01亿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65%以内,其人口模式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大气运动规律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题。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3.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地理事物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小题。

人口密度:甲>丁>丙>乙 企业规模:甲>丁>丙>乙 人均收入:甲>丁>丙>乙

1.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厂 B.钢铁厂

C.可口可乐生产厂 D.电子装配厂

2.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便利的交通 B.较高的科技

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D.优美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区域地理特征异同点的比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但工业落后。读下图,回答小题。

1.该国棉花生产的优势是(  )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距海近,降水丰富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较多

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人口密度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D.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石油等矿产贫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完成小题。

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B115

C130 D140

2.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核心突破_地球的运动规律(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2)

材料一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1)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6)

(2)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10)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12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材料二 下图表示广州(23°7′N)和海口市(20°7′N)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3)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长短会出现怎样的变化?(8)

(4)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会出现怎样的变化?(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六地理计算的攻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西部临海城市,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市区不仅有两个湖泊,并且还有一条大河经过。结合该城市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1.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与人口最少的两个区分别是(  )

Aa f Bb g

Cc e Dd f

2.有关该城市的河流和湖泊,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B.河流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

C.湖泊的面积最接近45 km2D.湖泊的面积最接近25 k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一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题。

1.图乙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