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M坡最有可能是
A.东坡 | B.西坡 | C.南坡 | D.北坡 |
A.纬度高,气温低 |
B.海拔高,气温低 |
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年平均总降水时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我国年平均总降水时数的分布
A.与降水强度的分布相一致 |
B.与年降水总量的分布一致 |
C.与海拔高度的变化相一致 |
D.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
A.东部地区总降水时数分布的差异与锋面雨带的进退有关 |
B.云贵高原北部总降水时数与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有关 |
C.乌鲁木齐附近总降水时数线密集与地形及西风带的影响有关 |
D.东南沿海年平均总降水时数与暖流的关系最为密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地某日7时和14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比较两图,①地天气变化情况
A.风速变大,气压明显降低 | B.气温降低,气压明显升高 |
C.风速变小,气温降低 | D.风速变大,气温升高 |
A.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 | B.气压一直升高 |
C.气温一直降低 | D.由阴雨天气转为晴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7-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A.旱地减少最多 | B.耕地减少呈加速趋势 |
C.城镇建设用地几乎不变 | D.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近70% |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
B.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减缓 |
C.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于城市 |
D.此趋势会使南部粮食地位可能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海南岛和台湾南部。其中海南岛热带作物的种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热带种植园相似,但规模、质量、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下图为我国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不同适生区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降水 | C.地形 | D.土壤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著名诗人戴望舒《雨巷》中描 绘的六月份杭州城古巷阴雨绵绵的景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同名摄影作品《雨巷》(上图)是六月份在实地拍摄的,图片中的“雨"按成因属于
A.台风雨 | B.锋面雨 | C.地形雨 | D.对流雨 |
A.天山雪线逐渐升高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 |
C.黄河部分河段出现凌汛 |
D.南极大陆冰盖一年中面积最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下图甲表示“2011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国家构成”,图乙表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发电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资源丰富 |
B.太阳能光伏发电较火力发电成本低 |
C.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D.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
A.湖南 | B.江苏 | C.四川 | D.贵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昆明(25°01′N,海拔1891m)与吐鲁番(42°56′N,海拔34m)日均温≥10℃持续期和积温(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明持续期长,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
B.吐鲁番持续期短,是因为夏季气温较低 |
C.昆明积温低,是因为海拔高导致夏半年气温不高 |
D.吐鲁番积温高,是因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 |
A.吐鲁番夏季炎热干燥,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昆明近几年春旱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势力强 |
C.吐鲁番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 |
D.昆明四季如春,是因为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明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A.内蒙古 | B.江苏 | C.黑龙江 | D.新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