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下图为2013年北京市区域环境监测站点测得的备月PM 2.5浓度值。

分别说明北京市PM 2.5浓度在一月、三月出现峰值的主要原因及相应措施。

【答案】1月集中供暖,燃煤量大;措施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推行节能措施)3月沙尘天气多发;措施为种草种树、营造防护林隔离带,防风固沙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PM2.5浓度大小一是受污染物来源多少的影响,二是受其他因素对污染物降解和消除的影响。1月是冬季,气温低,北方地区燃煤取暖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污染物,3月华北地区多沙尘天气增加了颗粒污染物的来源。此外,这两个月降水少,污染物难以被稀释和沉降,使得其浓度高。相应措施应从根源抓起,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燃煤取暖是人为原因,应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多风沙天气和降水少是自然原因无法直接改变,但可以通过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发挥其生态功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投射于单位面积(1平方厘米)上的太阳辐射量(焦耳)。下图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太阳光照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列举的因素中,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无关的是( )

A. 地表反射率 B. 海拔高度

C. 大气云量 D. 太阳高度

2我国的新疆南部地区太阳辐射能很丰富,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 沙漠地区地面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如图)。湖西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约为8300平方km,平均水深140~ 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的的喀喀湖有25条河流注入,湖水通过南侧的德萨瓜德罗河(图中D河)与波波湖相通,主要盐分被德萨瓜德罗河带走。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

湖中水草茂密,盛产鳟鱼。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保存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台田)、人工水渠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等农耕系统工程。从西岸秘鲁的普诺到南岸玻利维亚的瓜基之间有定期的班轮航运来往。上图示意湖泊沿岸地区降水情况,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沿岸古代人工台田和人工水渠。

(1)推断的的喀喀湖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的原因。

(3)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对沿岸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的意义。

(4)古代人类在的的喀喀湖沿岸平原构筑了大量农耕系统工程,试对这一工程作出合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2有关熔岩所在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3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部会感到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左右摇晃

4如果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有石油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的位置及高空气压中心分别是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2】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

A. 气压高、晴朗 B. 气压高、阴雨 C. 气压低、阴雨 D. 气压低、晴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0月11日,位于黄河河套地区的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遣产名录,这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這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无坝引水是指从河口直接取水,沿等高线引至灌区,图甲示意古代青钢峡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是横向拦截河流取水,图乙示意现代青铜峡水坝,古代宁夏干原灌区来用无坝引水方式引水灌溉。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古代宁夏平原采用无坝引水而非有坝引水方式引水灌溉,主要是因为区域内

A. 地势平坦 B. 降水季节差异小

C. 施工技术有限 D. 劳动力少

2较无坝引水而言,青铜峡地区采用有坝引水的主要优势是

A. 蓄水能力强 B. 沉淀泥沙 C. 预防凌汛 D. 可以通航

3宁夏平原被誉为“客上江南”“鱼米之乡”然而近年水稻种植面积却在减少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A. 大米质量持续下降 B. 水稻单产量逐年下降

C. 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D. 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东亚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冬季和夏季风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起伏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海陆分布 D.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2濑户内海沿岸

A. 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高温多雨

C. 终年多晴少雨 D. 一年四季如春

3长春和札幌纬度位置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温度增大 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 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后(  )

全球大气中CO2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全球大气中的CO2体积分数增加了5

③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5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④1970年~1995年,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近年来,与①②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