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下图,完成1~4题。
1. 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
2. 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
A.季节变化 B.水热状况
C.物候现象 D.作物长势
3.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人们进行“郊外踏青或祭扫坟墓”多选在( )
A.立春 B.清明
C.立夏 D.白露
4.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最适宜的地区分布在( )
A.珠江流域 B.东北平原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以下两图,完成各题。
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 )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的日子。2007年,我国正式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 ( )
A.太阳直射赤道 B.银川夜长昼短
C.华北春意盎然 D.南极出现极昼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烙印。冬至日,北方人有吃饺子、苏南人吃葱炒豆腐的习俗。右图表示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图中四点纬度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④③ D.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以下两图,完成下面试题。
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的日子。2007年,我国正式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
A.太阳直射赤道 B.银川夜长昼短
C.华北春意盎然 D.南极出现极昼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烙印。冬至日,北方人有吃饺子、苏南人吃葱炒豆腐的习俗。右图表示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图中四点纬度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A.②① B.③① C.④③ D.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以下两图,完成下面试题。
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的日子。2007年,我国正式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
A.太阳直射赤道 B.银川夜长昼短
C.华北春意盎然 D.南极出现极昼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烙印。冬至日,北方人有吃饺子、苏南人吃葱炒豆腐的习俗。右图表示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图中四点纬度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A.②① B.③① C.④③ D.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宁夏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以下两图,完成1—3题。
1.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的日子。2007年,我国正式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
A.太阳直射赤道 B.银川夜长昼短
C.华北春意盎然 D.南极出现极昼
3.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烙印。冬至日,北方人有吃饺子、苏南人吃葱炒豆腐的习俗。右图表示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图中四点纬度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A.②① B.③① C.④③ D.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以下两图,完成各题。
1.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 )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的日子。2007年,我国正式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 ( )
A.太阳直射赤道 B.银川夜长昼短
C.华北春意盎然 D.南极出现极昼
3.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烙印。冬至日,北方人有吃饺子、苏南人吃葱炒豆腐的习俗。右图表示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图中四点纬度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④③ D.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