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 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在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1月8日15时38分万众瞩目的中围第,大、世界第三大水电站——金沙江溪洛渡水电工程大江截流成功.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水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相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是中国仅次于三峡电站的特大型水利工程。溪洛渡电站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此回答7-9题。
7.溪洛渡水电工程大江截流选择此时的好处是( )
A.正值丰水期可准确估算发电潜力
B.正值枯水期便于截流和施工
C.正值结冰期便于库区储水
D.正值农闲季节.可得充足的劳动力
8.图示区域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地震 B.滑坡、泥石流
C.台风、滑坡 D.寒潮、蝗灾
9.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所发电力主要输送给华中和华东地区这是由于这两个地区 ( )
A.经济发展迅猛能源缺口大
B.与溪洛渡水电站距离最近便于能源调配
C.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结构不合理.水电极度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读图完成(l)一(2)题。
下列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委内瑞拉政府2007年11月8日宣布,9日凌晨3时开始,把时钟由所用的首都加拉加斯所在时区的区时拨后半小时。其科技部长纳瓦罗认为,它将使人们可以在太阳升得更高时开始新一天的生活,这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据此完成4—5题。
4.调时后,当北京时间为1月26日下午3:00时,委内瑞拉法定时间为
A.1月25日15:30 B.1月25日14:30
C.1月26日2:30 D.1月26日3:30
5.某日,图中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当该日北京时间为0点时,图中与M地(65°W, 0°)太阳高度相等的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
站成功实现截流。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
C.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
站成功实现截流。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