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唐诗中就有“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据此完成下题。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①江南立体农业的生产景观 ②农民夜晚耕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③暂时缓和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 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人口等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
A.耕地后备不足 | B.水资源浪费严重 |
C.人均土地面积少 | D.缺水问题突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四地最适合种植花椒的是
A.A | B.B | C.C | D.D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西北—东南走向 | D.东北—西南走向 |
A.流量小,含沙量大 | B.结冰期长 |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一年中晨线与北半球某纬线的交点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A点经度为39°E。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纬线最接近:
A.10°N | B.20°N | C.50°N | D.70°N |
A.北京白昼逐渐变长 | B.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C.圣地亚哥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 D.武汉日落方位由西南变为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农业技术的发展 |
C.交通运输的改善 | D.农业政策的支持 |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世界上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M、N两地年降水量都很多,但气候类型不同,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 B.纬度位置 | C.洋流性质 | D.地形因素 |
A.M、N两地少雨期的主要原因都是盛行陆风 |
B.M、N两地多雨期的盛行风向都相同 |
C.M、N两地多雨期与高温期都一致 |
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 |
A.两地河流径流量大,航运条件都很优越 |
B.两地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
C.两地都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 |
D.两地水热充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均为季风水田农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④地年均温最可能是
A.21℃ | B.23℃ | C.25℃ | D.27℃ |
A.图示范围有山地灌丛草甸,但缺失积雪冰川 |
B.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
C.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④地 |
D.图中①②③三地植被分布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