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句式。C项,是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何之应为之何,到哪里;B项,奚疑应为疑奚,疑虑什么;D项,焉求应为求焉,求什么。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

注。

B.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C.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

贵。

D.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

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

一点。

B.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

同。

C.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

袭用。

D.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

【3】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

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时九月 维:句中语气词

B.宇文新州之 懿:美好的

C.绣闼,俯雕甍 披:披着

D.睢园绿竹,气彭泽之樽 凌:超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语言的创新,不仅要突破陈旧的传统,还要超越传统有所发展,突破和发展二者 __________。正如阳光和阴影一样,没有传统的冷静、幽暗,就无法反射创新的热烈和__________。我们只有在把握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得心应手,__________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灵感。

A.相辅相成 靓丽 潇洒 B.相反相成 靓丽 挥洒

C.相辅相成 亮丽 挥洒 D.相反相成 亮丽 潇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_条侧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呜,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

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

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

史惟圆

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

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根蔓牵章,又逐郊原春草生。

注:化用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寄愁天上,埋忧地下,作者借用来作词的起拍与过片,成为词的主旨。也为这首词定下了基调。

B.石破多时化用了李贺诗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以愁思比雨丝,思与丝谐音。。

C.愁,本无形体,却可以,这是化抽象为具体,他的愁多得无法消除,想寄之于天,天下也容纳不下那么多愁。

D.碧落是指天上仙女,在《长恨歌》中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

E.最后一句是说,作者身处在旷野之中,看着眼前的蔓草,悲从中来,驱车任意行走,直尽头。

(2)本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全词又是如何表现这个字的?请简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