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图完成(1)~(5)题:
(1)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工业城市通过建造高烟囱来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原理是
[ ]
A.高烟囱能自己净化一部分有害气体
B.高烟囱能把污染物输送到城市热力环流圈之上,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C.高烟囱能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物总量
D.高烟囱能把污染物输送到平流层,减轻对流层的环境污染
(3)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
[ ]
A.郊区绿地能过滤回归城市的污染物质
B.郊区绿地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D.郊区绿地能减弱市区噪音,就近吸收固体废弃物
(4)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距离是离城市
[ ]
(5)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小气候,不但被称为“热岛”,而且也是一个“湿岛”。“湿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空气上升为主,且多尘埃
B.水汽含量高,地面吸热少
C.空气平流为主,气温较低
D.二氧化碳浓度高,保温效果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 16℃ D. 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