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借鉴南、北半球划分方法,人们通常以0°、38°N为极点,将其所在半球称为“陆半球”(如图),另一半球称为“水半球”,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180°,38°S B.0°,38°N
C.180°,38°N D.0°,38°S
小题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扬州市夜幕沉沉B.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C.塔里木河出现汛期D.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考查地球地图。
小题1:水半球的极点应与陆半球的极点对趾,故判断其极点为180°,38°S。
小题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5° S,180°时,此时,北京时间为8 点, 故扬州应位于早上;地中海沿岸处于冬季,温和湿润正确;塔里木河冬季可能出现断流;此时东十二区时间为12时,故全球昨天与今天的日期各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中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判断依据是                                                        。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    )。
A. 花岗岩 石灰岩  B. 玄武岩 大理岩   C. 喷出岩 沉积岩  D. 花岗岩 大理岩
请说明理由 ②                               ④                         
(3)②、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②              、 ⑥              
A. 有色金属       B.石油    C. 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至少发生过      次地震
A. 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2)分析图示区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过地心的直线与地面相交的两点称为对跖点,据此假设过地心的直线束与地面相交所对应的区域为对称区域,那么图示对称区域的地理特征是(2分) (    )
A.大洋洲,东半球B.大西洋,西半球C.南美洲,低纬度D.太平洋,中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地球上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水域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水半球”。据测算“陆半球”的中心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中心点位于(     )
A.南半球 东半球B.北半球 西半球
C.南半球 西半球D.北半球 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该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____。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河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                            。(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分)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2分)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而每一次洪水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

小题1: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
小题2: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小题3: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区域特征。
 
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甲地区
 
旱地
 
土地盐碱化等
乙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小题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7分)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7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