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地球上同纬度的各地 ( )
A. 地方时相同 B. 日出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 D. 气候相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一直以来,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下图),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主要是为了
A. 减小海水顶托力的影响,减少泥沙堆积
B. 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
C. 提高水位,防洪发电
D. 杜绝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
【2】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 海水倒灌频繁发生
B. 河口水流减缓,污染严重
C. 河口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D. 北部黄金海岸受到较严重的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6年11月13日在新西兰南岛附近(震中约位于420S,1730E)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主要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 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 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2】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
A. 沙尘暴 B. 泥石流 C. 酸雨 D. 风暴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数量的下降
B. 环境质量的改善
C. 科技的进步
D. 资源质量的提高
【2】在生态文明阶段,我们应该( )
A. 严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B. 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
C. 严禁使用楠竹编织袋购物
D. 严禁使用垃圾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新疆塔里木地区图” 。
【1】读图中信息,对塔里木盆地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的空间不断缩小
B. 历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
C. 人类活动范围盆地北缘比盆地南缘大
D. 盆地南缘河流流程缩短,主要是人类种植业活动造成的
【2】该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B. 全年受副高控制,降水总量小
C. 距海遥远,青藏高原阻挡, 水汽少, 地面蒸发旺盛
D. 地处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一组图片,分析回答问题.
(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______ ,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______ ”.
(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如何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______ .形成“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______ .
(3)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4)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______ .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5)“太湖石置于园林中,犹如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表明欣赏太湖石宜采用 ______ 的观赏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B. 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 EF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 EF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A. a<b<c<d B. a=b=c=d C. a>b>c>d D. d>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