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根据两句诗句回答下题。
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者都不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省某中学独轮车比赛的瞬间实景拍摄,时间为夏季15点。图中直线跑道的走向大致是( )
A. 东北一西南 B. 东西
C. 西北一东南 D. 南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上期末考试(文)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四幅图中(后两个图,0度是指其左边的经线),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 B 。(4分)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 ,冬季气候特征是 。(4分)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 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6分)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A.风力堆积 B.岩浆入侵
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下题。
1.“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的破坏
C.城市大量消耗能源释放废热
D.城市水域面积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大
2.很多城市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广种花草林木,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郊区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对市区降温、增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能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10000和1:5000 D.1:20000和1: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 B.200米和250米
C.200米和150米 D.100米和12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一龙脊梯田夜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景观呈现了人类对哪一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A.光照 B.地形
C.水源 D.技术
2.龙脊梯田夜景开发有利于( )
A.增强光照,提高水稻产量
B.构建独特景观,带动旅游业发展
C.夜间耕作,提高劳动效率
D.农作物的病虫防治,提高稻米品质
3.下图所示是对水稻长势进行监测的工作原理。监测过程中获取水稻光谱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