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三类常考等值线图的判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世界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单位:小时)。读图完成小题。
1.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白昼时间
2.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二农业(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 ”,完成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一城市(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该城市经常受到因燃烧小麦秸秆而造成的雾霾天气影响,其最容易出现在________月。为缓解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该城市计划在规划工业园区建设以麦秸为原料的造纸工业区,试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这一规划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规划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域城市化产生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八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为“蛇曲”。据此回答小题。
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
2.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二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凌”是指太阳发出的强烈电磁波干扰地面通信。造成“日凌”现象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光球层的黑子 B.光球层的日珥
C.日冕层的太阳风 D.色球层的耀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的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完成小题。
1.①地的洋流是( )。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2.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
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9单元人口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1: 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2: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4分)
(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____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____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8分)
(3)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7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五年新增3.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据此完成小题。
1.下列运输行为最适宜选择公路运输的是( )
A.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到中国
B.从北京到海南旅游
C.上海有一批重型机械运到广州
D.山东的新鲜蔬菜送到北京市场
2.决定我国公路建设成就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我国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
B.为了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应多修公路
C.加强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D.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成熟
3.下列关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
B.城市交通网络与高速公路没有关系
C.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D.高速公路要尽可能通过城市市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