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左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2.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1】沉积岩是越在下面年龄越老,EF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掉了,后经流水冲蚀形成河谷,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轻,A错;图示河流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B错;④处是凹岸,侵蚀为主,②③是凸岸,堆积为主,C正确;④处是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河流水深,利于建港,②处凸岸泥沙堆积,不利于建港,比②处建港条件优越,但不如④处。选C正确。

2.由EF段河床可以看出E岸沉积F岸侵蚀,河流冲刷右岸,是北半球,A错;河流沿岸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应是温带冬季有结冰期,且河流自南向北流,流向高纬,可能有凌汛现象,B正确;温带北半球大陆东岸,应是温带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水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由EF段等潜水位线看,河流补给地下水,D错。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及水文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试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容易发生霜冻的气象条件是

A.气温日较差小 B.地面辐射强

C.风力强劲 D.大气逆辐射强

2.我国东部地区的霜冻

A.纬度越高,初霜越早 B.纬度越高,终霜越早

C.纬度越低,初霜越早 D.纬度越低,霜期越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2.科学家在大西洋发现巨大漂浮垃圾带,该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大量垃圾在此聚集的原因是 ( )

①洋流循环运动带来 ②塑料在自然状态下难以降解

③人们不断向海洋排放垃圾 ④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区广布

B.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被世界上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2.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沼泽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沼泽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