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地貌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要成因的是( )

A

【解析】试题分析: A图为沙丘,为典型的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考点: 外力作用、地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二期末调研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1月12日珠海航展消息)中国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总数已达430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大飞机总装落户上海浦东,同时,上海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其主要原因并不是( )

A.科研力量强,技术人员多 B.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实力雄厚

C.浦东环境优美,土地面积大 D.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42米 B.18米

C.62米 D.20米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R1可自流输水

C.R2西流补给R3 D.R3可能有凌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循环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水循环可以 ( )

A.促进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均衡

C.使地壳运动

D.促使北半球水平运动的水流向右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9月29日,第17号强台风“纳沙”在海南沿海登陆。台风“纳沙”所属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留学生在春分日北京时间12点由上海乘飞机向东飞往旧金山(西八区), 于旧金山当地时间8点到达目的地。该飞机在途中飞行了 ( )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12月质量调研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2014年6月9日,中国海军首次派出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及医疗船等在内的海军舰队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舰队途经关岛于夏威夷当地时间(区时)6月24日9时抵达珍珠港,又经数月航行后,其中的医疗船于9月29日驶回舟山。下图为医疗船航行路线示意图。

(1)计算舰队抵达夏威夷珍珠港时的北京时间。(1分)

(2)描述舰船由舟山驶往关岛期内,船员感受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分)

(3)船队自关岛驶向珍珠港的途中,船员依据船上指示的北京时间观测到日出越来越早,试分析其原因。(2分)

(4)医疗船于当地时间8月4日驶离珍珠港,当地时间9月11日抵达莫尔兹比港,描述这段时期珍珠港和莫尔兹比港两地昼长变化的差异。(3分)

(5)我国海军正在走信息化强军之路,分别例举“3S”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军演中的应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说明该图所示日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2分)

(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速度大小。(2分)

(4)判断该图所示日北半球的节气以及这天过后上海白昼长短的变化情况。(2分)

(5)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及文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廊。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判读A山脉的名称,并列举至少3个地理意义。

(2)分析甲区域河流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廊的区位优势。

(4)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如赞同专家的观点,说明原因;如不赞同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