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5、图16分别是1985-2004年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动态变化轨迹图;图17是1985-2004年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轨迹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我国第二产业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在空间移动上的异同。(4分)

(2)据图判断产业重心移动幅度最小的产业类型,并从区位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信息,说出西南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区位优势。(4分)

(1)同:向西南移动(2分)  异:第二产业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比人口重心大(2分)

(2)第一产业(2分)     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2分),而自然条件相对稳定(2分)

(3)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说明其劳动力越来越丰富(2分);第二产业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说明其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左图是台湾岛水系图,右图为沿回归线所作的台湾岛地形剖面及榴关要素

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试题。

15、图中a、b表示的地理要素分别是()

  A.气压、风力

  B.降水、光照

  C.湿度、能见度

  D.污染指数、云量

16、造成图中地理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洋流     D。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15.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6.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17.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右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回答15-16题。

15.有关A、B两图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

A.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B.城市化      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D.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16.下列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逆城市化现象就是城市化现象的反向运动

B.逆城市化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

C.逆城市化现象使整个市区的人口增长迅速

D.大城市城区的环境质量下降是促进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