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是某国沿海地区的一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南部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
B.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
C.该地区水资源数量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位于雨影区
D.该地区水资源数量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降水多于北方
A
图示区域位于大陆的西岸,北部受西风影响,雨水较多,而南部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加上人口、工业集中,用水量大,缺水严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关于实施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5一5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B.我国跨区域调配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C.我国水资源集中分布,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D.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部通道现在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今后将增加到300万千瓦。我国东部缺电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材料二   西电东送示意图

图5一33
材料三   龙滩水电站示意图

图5一34
(1)在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中,除西电东送外,与能源相关的另一大工程是
(2)材料二中的龙滩水电站所在的省区是,水电作为常规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3)北路送电是将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店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4)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人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在南部通道中,既建有水电站,义建设了一批坑口火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2004年)”,完成:

小题1: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小题2:关于①、②、③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干旱或高寒区,所以第一产业比重小
B.②自然条件优越,所以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C.③交通便利,生产力水平高,二、三产业比重大
D.①沿海区位,交通便利,历史基础好,二、三产业比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2007年在“加快长江工业化进程”论坛上经济学家王先庆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东亚第四次产业转移与湖南的新机遇》。王先庆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一些国家的企业已明确表示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
材料2: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前泛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将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转移到西部欠发达地区。
材料3:某跨国公司企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

(1)材料1中,中国内地吸引日本等国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企业的迁入对中国内地的发展有何意义?(8分)
(2)材料2中,泛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迁人的工业部门类型主要是什么?欠发达地区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
(3)材料3中,图中箭头分别代表什么意义?20世纪50年代后,引起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出现世界工业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西气东输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关于其解决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B.沿线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C.西气东输工程由各自地方政府安排规划
D.施工中尽最大努力注意保护环境,以免破坏西部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及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5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由日本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B.60~70年代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之后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C.80年代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以长足发展,90年代后期向我国中西部转移
D.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市场更广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