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其原因主要是沿海地区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海陆交通便利 D. 地形平坦开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左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右图
示意1980~ 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A. 缓慢持续增加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快速减少
【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i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生育政策 B. 城市化 C. 育龄人口 D. 资源状况
【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 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为北半球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高度分布图。
(1)据图说明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分析1~5月该地同一海拔高度上降水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判断该地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和该山地可能的分布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看、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号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寒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A. 游牧畜牧业 B. 牧场畜牧业 C. 旱作农业 D. 水田农业
【3】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
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M河船岸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
A. ①冰川、②绿洲、③荒漠 B. ①绿洲、②荒漠、③冰川
C. ①绿洲、③冰川、③荒漠 D. ①荒漠、②绿洲、③冰川
【2】【2】M河
A. 北段流域宽广,水量丰沛 B. 南段蒸发量大,水量较少
C. 北段夏季用水多,易断流 D. 南段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3】【3】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 B. 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
C. 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 D. 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泄水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1月7日是我国24节气中的立冬,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始。但从气候学上讲,一般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我国多年冬始日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C地的冬始日期与同纬东部地区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及对应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可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B.B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0月16日
C.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2月5日
D.岭南地区冬始时可见“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
(2)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
A.红叶谷
B.香山
C.栖霞山
D.五指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2)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候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