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可以观察太阳高度的变化。图1为我国某地一天中杆彰的变化,
OP为标杆,OA、OB、OC分剐为当天三个不同时刻的杆影,其中OA为日出时的杆影,当杆影与OC重合时,北京时间是11点40分。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该日
A.江淮流域正值伏旱
B.黄河已进入汛期
C.我国昼短夜长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3.当我国白昼越来越长时,该地正午杆影的朝向和影长变化分别是
A.向北、变长 B.向北、变短 C.向南、变长 D.向南、变短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气象学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 据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有些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
材料二: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
材料三:我国7月、8月部分台风活动情况及影响地区
名 称 | 时 间 | 登陆地点 | 影响地区 |
温比亚(06号台风) | 2013年7月2 日 | 广东湛江 | 广东、海南 |
苏力 (07号台风) | 2013年7月13日 | 台湾新北 | 台湾、福建 |
西马仑(08号台风) | 2013年7月18日 | 福建漳浦 | 福建、广东 |
飞燕 (09号台风) | 2013年8月 2日 | 海南文昌 | 海南、广东、广西 |
山竹 (10号台风) | 2013年8月6日 | 越南北部 | 海南、广西 |
(1)请描绘我国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分布特征。(3分)
(2)根据材料,试分析图中甲、乙区域出现高温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和气候资料。完成第27—28题。
27.图中常年水域最有可能为
A.湖泊 B.稻田 C.台湾海峡 D.莱茵河下游
28.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B.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C.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D.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6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各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黄土桥 B.海蚀桥 C.岩溶桥 D.风蚀桥
14.塑造④地区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万元)。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少;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图14是我国某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a、b、c、d四类型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货物生成密度”低、经济发达的省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大,人均GDP较高的类型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由于港口建设、盐场建设和渔业设施建设等原因,2000-2012年,环渤海地区所在的三省一市海岸线长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6)。读图回答15 -17题。
15.环渤海海岸线变化强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辽宁 B.河北 C.天津 D.山东
16.该区域晒盐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冬季和春季
17.根据港口的功能,由该区域港口运往我国南方的大宗货物最可能是
A.铁矿 B.煤炭 C.海盐 D.海产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澳大利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分析图示区域西部地区沙漠形成的气候原因。(3分)
(2)说出该区域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墨累河流域是澳大利亚荒漠化发展很快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非洲北部 B.中亚
C.北美中部大平原 D.南美洲西部沿海
11.与甲和丙两地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高山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B.针叶林带、荒漠带
C.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草甸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据此完成4-6题。
4.有恐龙化石的岩石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东非高原形成的过程是
A.① B.②
C.④ D.⑥
6.在①这一过程中
A.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B.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C.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D.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