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智利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下面左图为智利北部地区的丘基卡玛塔铜矿的分布位置图,右面两图分别是矿区铜矿开采堆积的矿渣与弃土景观图和铜矿露天开采后形成的矿坑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智利的铜矿开采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采矿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

B.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会加重地区雾霾现象

C.废矿和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D.矿区开发会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矿区拟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B.将人口大量迁出,让矿区生态自然修复

C.利用矿坑蓄水,发展水产业或矿区旅游业

D.加强矿产勘测,增加铜矿资源的后备储量

【答案】

1B

2C

【解析】

1矿井式采矿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地下矿井废弃后,会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描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有可能加剧粉尘污染,但当地铜矿大多分布在山区,风力较大,加重地区雾霾现象的可能性不大,描述不正确,B符合题意。铜矿开采过程中,废矿和有害金属随雨水进入当地水体和土壤,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描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铜矿开采过程中,会大量破坏地表森林植被,破坏生物群落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描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图中显示,矿区的地表结构已经受到破坏,不太适宜大力发展立体农业,A不符合题意。将人口大量迁出,开采铜矿的劳动力会短缺,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铜矿露天开采后形成的矿坑内有大量积水,可以利用水域发展水产业或利用矿坑景观发展矿区旅游业,C符合题意。铜矿为非可再生资源,加强矿产勘测,增加铜矿资源的后备储量,也逃脱不了矿产资源枯竭的命运,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矿产资源开发中排放的有毒气体、粉尘以及废弃使得矿区的大气自然状态的性质和成分发生了转变,最终使得大气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大气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等的产生会污染地表水、土壤、农作物和植被。矿产资源开发中,部分资源需要井巷、露采,而井巷、露采的开掘会使得地下水发生变化,地下水的天然径流和排泄条件会因为矿井疏于排水而发生改变,造成矿区地下水位下降,矿区水文地质环境的恶化。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体现在采矿工程占用和破坏土地,为采矿服务的交通(公路、铁路等)设施和采矿生产过程中因堆放大量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以及因矿山开采而产生地面裂缝、变形、滑坡及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植被因为采矿而被破坏。山于矿产资源所在地区不少为地质、地貌复杂的地区,无序地开采矿产资源极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涉及矿山及其相邻地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图所示湖区,坡度最小处位于

A.北部B.东北部C.东部D.南部

2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地形D.气温

3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司马迁线”和今天的农牧分界线“胡焕庸线”均不同程度地穿过了山西省。前者是一条阶段性的分界线,它只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尚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而“胡焕庸线”是自元代以来与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更稳定的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直至今天,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材料二“走胡线”体验者借由这两条规律线的位移来理解山西诸多人文现象的自然本质。体验者从晋北的长城遗迹开始,沿黄河东岸南下,直至晋南中条山脉和沁河河谷,然后沿汾河向北折返,回到晋中的田野里。下图为“走胡线”山西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1)分析汾河谷地古文明遗址密布的原因。

(2)分析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的人为原因。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有些专家认为胡焕庸线可向西迁移,另一种声音是胡焕庸线不可破。

(3)你支持哪种观点,如果支持向西迁移,试列举应采取的措施,如果认为不可破,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C.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人口基数最大

D.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

2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 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的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2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B.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D.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某国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自2000年起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战争

C老年人口比例大,老龄化现象严重 D医疗卫生条件太差

【2】如乙图①②③④中的某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200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则2005年该国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依次为

A105%、80%、9% B20%、70%、10%

C18%、80%、5% D31%、59%、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 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________。

(2) 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___。

(3) 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4) 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为( )

A. 6:00B. 5:20

C. 17:40D. 16:40

2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

A. 东南B. 东北

C. 正北D. 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2】【2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控制,则(

A. 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B. 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 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D. 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