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设A、B两地和A、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
A. d1=0.5d2 B. d1 =1.5d2
C. d1=d2 D. d1=2d2
【2】假设B地8月均温为15.5℃,2月均温为-11.5℃,则B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为
A. 等于21.3℃ B. 小于27℃ C. 等于27℃ D. 大于27℃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景观图和局部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②、③景观图(两图所在的海拔高程相同)( )
A.②图所示区域的水热要比③丰富
B.②图所示区域的光照要比③丰富
C.②图所示区域的纬度要比③高
D.③图所示区域的植被比②丰富
(2)从d、b、a、e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B.垂直地分异
C.地方性分异
D.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赤水河流经古蔺境域,境内居住有汉、苗、彝、回等26个民族。古蔺县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通过。该县因盛产郎酒而被称为“郎酒之乡”;古蔺还因盛产兰花,特别是春兰而被称为“春兰之都”;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下图为古蔺县旅游资源分布图。
试评价古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
A. 一样冷B.更寒冷C.更温暖D.无法判断
【2】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 养分循环加快 B. 污染程度减轻
C. 水热条件变差 D. 生产潜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1990 年和2010 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 年较1990 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000m 附近
B.4000m 附近
C.8000m 附近
D.10000m 附近
(2)二十年来,人口密度变化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
C.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
D.城市等级提高
(3)据图4判断,该城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城市的大小变化是( )
A.扩大
B.缩小
C.出现了多中心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C.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D.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年我国车票流向地图”(数字为某一地区开到各地区的车票总金额,单位:元),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是
A. 东北到东部 B. 西部得东部 C. 东部到东部 D. 西部到西部
【2】引起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 食品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技术工业
【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国,老人占有
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国。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①;②。
(3)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