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地理—环境保护】
下图为2000年我国南方和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生活垃圾中成分构成的主要差异。(4分)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6分)
(1)差异:不可回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不可回收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4分)
(2)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不可回收有机物、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无机物三类。其中不可回收有机物成分主要以菜叶为主,而不可回收无机物成分以煤灰为主。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不可回收有机物南方多于北方;不可回收无机物北方多于南方。
南方气候温暖,降水较多,蔬菜生产量大并且种类多,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而北方冬季寒冷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来取暖产生大量的煤灰。
考点:读图分析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的主要差异;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形成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的主要差异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50 B. 1963 C. 1990 D. 2010
2.图中信息反映该国( )
A.1950年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 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C.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D. 201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晋江市高三综合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粮食政策是“端自己碗,吃自己粮”。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明显,2013年又增产1236万吨,其中玉米主产区因降水增多等原因增长显著。读2003—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变化图。
1.结合图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粮食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B.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增长
C.我国粮食自给率日益提高
D.粮食产量增长率低,进口量变化小
2.粮食增产贡献率大的产区应是( )
A.长三角省区 B.东北及内蒙古
C.青、藏、新、陇 D.西南各省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产品生产与销售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产品
A.可能是化工产品
B.研发中心在东南亚
C.在墨西哥组装可降低关税成本
D.生产过程体现了工业集聚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省高三5月诊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6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并回答下面各题。(25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① | 5.8 | 6.5 | 7.5 | 8.5 | 9.4 | 9.6 | 10.2 | 9.9 | 8.7 | 7.6 | 6.3 | 5.8 |
② | 8.1 | 8.7 | 9.6 | 10.5 | 10.7 | 11.2 | 10.2 | 9.5 | 8.9 | 8.8 | 8.1 | 8.0 |
(1)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10分)
(2)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长郡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某国家部分领土示意图;图乙是甲河中上游某测站的径流量分配图。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啧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山谷的档水体统称为堰塞体。图示山区有众多堰塞湖分布,近几年来受到全球气侯变化、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堰塞湖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图丙为堰塞湖示意图。
(1)与40度南侧相比,描述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2)评价甲河中上游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理由。(8分)
(3)推断图示山区中堰塞湖迅速消失可能的自然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第七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一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台山四季景色和气温概况:
季节 | 平均气温 | 景色 | 注意事项 |
春季 | 16℃ | 山花 |
|
夏季 | 24℃ | 原始森林、飞瀑流泉 | 气温易变,注意防雨 |
秋季 | 18℃ | 观赏红叶、云台天瀑 |
|
冬季 | 2℃ | 冰瀑、冰挂、冰柱、玉树琼花 | 小心有些路段路滑 |
材料二:山西晋城和河南焦作合作打造“山水云台、经典相府”旅游线路,并升级相关公路。
(1)据材料分析云台相府旅游线路,最佳旅游季节,及原因。(4分)
(2)指出打造此条旅游线路对两地旅游发展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