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 “贵州地形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4分)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并说出与之相关联的三种自然灾害。(8分)

(1)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形广布(地表崎岖)。(4分)
(2)自然原因:降水丰沛、集中(气候暖湿);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3分)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樵采)、不合理耕作方式(过度开垦)、工矿建设等。(任选两项,2分)
关联性灾害:滑坡、泥石流、山洪、旱灾。(任选三项,3分)

试题分析:
(1)由图示河流和地势可知,贵州地形以高原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西高东低。
(2)自然原因西南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地形坡度大,易水土流失;土层浅薄。人为因素主要是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植被破坏。造成的主要灾害有:滑坡、泥石流、旱灾、洪灾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7-8题。

7.小题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
8.小题2: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小题2:保护和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小题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用水 ②滥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小题3: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A.放弃全部耕地B.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C.加强能源建设D.合理调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2年6月17日是世界荒漠化日。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小题2: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
A.科技引领,为技术导向型产业
B.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
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石漠化现象严重,由于水土极易流失,此处多是黑石朝天的不毛之地。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为了把绿色还给喀斯特峰丛洼地,该区域实行了生态适应性发展方案。图为该区域“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1)简述图15所示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从地形、水文、土壤三方面阐述)(3分)
(2)分析该区域石漠化产生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二,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共7分)

小题1:上图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2分)
小题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3分)
小题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                                  
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