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2.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控制,则( )
A. 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B. 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 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D. 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是数码是
A. ④和⑤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⑤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空气受热下降 D. 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研制的“火卫—土壤”卫星一同发射升空,飞行10个月后于2012年 9月到达火星轨道。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海平面以下岩层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A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B. 此时A河流域受西风带控制
C. 河流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D. 此时正处于枯水期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 ①处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
C. ③处可能为变质岩 D. ②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3.关于图中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的海拔高度H范围是2400m<H<2700m B. 乙地容易形成冲积扇
C. 丙地可能存在溶洞 D. 丁地可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沿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B处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处都可以打隧道 B. 图中地质构造只有1处断层
C. A属于向斜成谷,可在此处开采地下水 D. 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图中丙岛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宁夏银川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B. 转入地区的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丰富
C. 转出的多为重工业
D. 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2.实现A、B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京市用地紧张,首钢占地面积大;②环境污染严重;③耗水耗能多,能源不能满足需求; ④转入地交通更便利,资源更丰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 可暂时缓解老龄化 B. 造成性别比失调
C. 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D. 人均GDP快速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 水土流失加剧 D. 水资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