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
(3)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答案】(1)暖 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 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任答三点即可)
(4)节约能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解析】
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及影响,气候变暖的地域差异,“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第(1)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从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看,气温总体上波动上升。大量破坏森林植被及燃烧化石燃料是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第(2)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地域差异。从我国近百年来气温上升幅度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北地区上升幅度最大,为+0.6℃左右,我国南方地区上升幅度最小,为+0.4℃以下,由此可判定中纬度地区明显变暖,低纬度地区变暖不明显,气候变暖的地域差异明显。
第(3)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变暖对江苏省的可能影响从海平面上升对海岸与港口的危害、产业结构调整、旱涝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考查“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节能减排”的意义主要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 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少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 地下水补给湖水B. 跨流域调水C. 水库D. 海陆间大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2】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合理的是
A. 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 B. 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一④逐渐变粗
C. 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 D. 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3】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
A. 上游拆除水电站 B. 上游城市化进程加快
C. 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成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4)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大量区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挪威特罗姆瑟位于挪威大陆北端,号称“北极之门”,曾是北极探险的停靠地。读图3,完成下列各题。
【1】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A. 1月21日 B. 3月21日 C. 6月22日 D. 12月22日
【3】
A. 地域强风的侵袭 B. 适应漫长的极夜 C. 争取微弱的阳光 D. 避开动物的采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日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 从马六甲海峡开往非洲的船只逆水行驶
B. 南非高原上的动物大量北迁
C. 鄂毕河下游流量猛涨
D. 北方小镇漠河长夜漫漫
【2】①地位于②地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的河道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014’。据中科院调研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叉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雨巷》中的降水成因及路面材料。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简述清代古城河道减少的原因。
问题②:简述苏州市保护古城河道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节气)的地球光照情况。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3)此时A地出现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4)这一天,B地_________时日出,_________时日落,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
(6)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B.乙图中风带是极地东风
C.丙图中风带是东南信风
D.丁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