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1. A.
    小麦
  2. B.
    棉花
  3. C.
    黄麻
  4. D.
    水稻

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1. A.
    a工业区
  2. B.
    b工业区
  3. C.
    c工业区
  4. D.
    d工业区

3.由b城市直线到d城市,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1. A.
    逐渐减少
  2. B.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3. C.
    逐渐增加
  4. D.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1. D
2. C
3. B
(1)图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2)c位于德干高原,被称为“亚洲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3)由b城市直线到d城市,中部地势高,b位于迎风坡降水比较多,d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比较多。由b城市直线到d城市,随着高度的变化,降水先减少,后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9分)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______历史上和_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2分)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_________。(填字母) (2分)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_有积极作用。(3分)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9分)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______历史上和_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2分)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_________。(填字母) (2分)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_有积极作用。(3分)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1. A.
    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2. B.
    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3. C.
    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4. D.
    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1. A.
    信风
  2. B.
    夏季风
  3. C.
    西风
  4. D.
    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水量大


  1. A.
    ①④
  2. B.
    ①②
  3. C.
    ②③
  4. D.
    ①③

2.关于图中a、b两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两河都是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
  2. B.
    两河都属于印度洋水系
  3. C.
    两河共同冲积形成了甲国境内的三角洲
  4. D.
    b河的水能资源比a河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企业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建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


  1. A.
    四川盆地、河套平原、三江平原
  2. B.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3. C.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
  4. D.
    云贵高原、河套平原、松嫩平原

2.该产业链


  1.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2. B.
    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3. C.
    主导产业是造纸和发电
  4. D.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