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

(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3)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

【答案】(1)甲沙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泥沙沉积而成;乙沙洲是丰水期或洪水期,主流截弯取直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

(2)地处长江经济带,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铁路枢纽,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或水陆交通便利);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能力强;产业(工农业)基础好;政策支持。

(3)原料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环保要求提高;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武汉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航空发展,空运能力增强。

【解析】

本题涉及知识点包括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城市的区位条件、工业的区位条件以及传统工业区的衰退与治理。重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1)结合甲沙洲所在河道特征可以看出,沙洲上游河道自上而下逐渐变宽,河道变宽后,水面展开,河流流速减慢,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甲沙洲。乙沙洲附近河道弯曲因为河流侧蚀所致,乙沙洲所在一侧是河流凹岸,是被侵蚀的一侧,因此其沙洲形成主要原因不是河流沉积,而是河流洪水期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主流截弯取直后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

2)城市的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水路运输、陆路运输)、历史、技术、政策、农业基础等方面。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中部地区,便于联系东西部、南北方,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从交通上分析,交通线路密集,成网状分布,且交通通达度高,四通八达;位于长江干支流的沿岸,有利于发展水路运输;长江沿岸城市通过上海港与海洋相通,可以河海联运,对外交通便利;当地有众多知名高等跳校,科研能力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工衣业)基础好;作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武汉的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3)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体现了武汉由传统工业向高技术工业方向发展,应该是传统工业的衰落导致其发展方向变化。结合世界钢铁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可知:原料(铁矿石)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严重,中国注重环保,治污费用高;钢铁市场需求变化,钢铁替代品出现,导致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高技术工业发展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便捷的交通,武汉经济发展较快,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高;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高速交通线建设较快,交通便利。这些因素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转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02年7月4月,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卧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

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10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是( )

A.新疆 内蒙古 陕西 河南B.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C.内蒙古 青海 山西 河南D.新疆 青海 宁夏 山西

2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   ,“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正确的选项是( )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B.宁夏平原,气候适豆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挠力河流域(图 a)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积 24863km2。在上游设计建设龙头桥水库,主要要发挥其灌溉和发电作用。图 b 为上游宝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变化情况。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凸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图 b

1龙头桥水库正式截流蓄水的时间最可能为

A. 1975 年 B. 1980 年 C. 1999 年 D. 2006 年

2按照设计方案运行,龙头桥水库建成后下游湿地水文过程是

A. 径流量季节性变幅加大 B. 年径流总量减少

C. 径流中的含沙量增加 D. 地下水补充量增加

3将龙头桥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转变为以防洪和生态补水为主可解决下游生态问题。如此,下列月份龙头桥水库应该开闸放水的是

A. 1-3 月 B. 5-6 月 C. 7-8 月 D. 10-12 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承压地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有些井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的农田和牧场。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高,不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地下水日平均涌水量达13亿升。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具有典型性。

(1)根据所给材料,简述墨累达令盆地的地下水对农牧业的影响。

(2)据图说明墨累—达令河流域农业生产模式的突出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一直以来,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主要是为了(  )

A. 减小海水顶托力的影响,减少泥沙堆积

B. 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

C. 提高水位,防洪发电

D. 杜绝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

2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 海水倒灌频繁发生

B. 河口水流减缓,污染严重

C. 河口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D. 北部黄金海岸受到较严重的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单位:米)示意图。

1甲区域的海底地形是

A. 海岭 B. 海沟 C. 海盆 D. 大陆架

2该处海底地形是

A. 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的

C. 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87.8°E,30.1°N)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震感。下图示意青岛一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B.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成负相关

C.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D.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2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B.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C.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D.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烈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 乙处岩石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C. 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D. 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2图中河流

A. 丙处含沙量大,常形成洪积、冲积扇B. 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C. 丙、丁之间的河道弯曲,水流较平稳D. 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原油生产(包括原油进口)和消费重心时空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内,

A. 标识年份生产重心都位于半干旱地区B. 标识年份消费重心一直位于沿海省区

C. 任一标志年生产重心均位于消费重心北方D. 能源消费重心南移距离一直大于生产重心

2导致1999年石油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间距迅速缩小的原因主要是

A. 新疆石油资源开发B. 俄罗斯石油输入

C. 南部沿海重工业增多D. 东南沿海进口石油

3图示资料显示

A. 1985-1995年间我国原油主要依赖国内生产

B. 原油进口港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 国内油田分布是原油消费重心移动的主动力

D. 2003-2009年新建炼油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