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南极冰盖最高点示意图(新华社图片)
材料二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电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l 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科学家介绍,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在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冰雪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
(1)科考队2004年12月22日从中山站启程,到抵达南极冰盖之巅这一期间(多选)
A.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B.南极圈以南地区一直都处于极昼
C.上海一直是昼长小于夜长 D.南极大陆一直被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
(2)科考队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多选)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积雪覆盖的冰裂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
C.严寒和高原反应使队员身体不适 D.随时会遭遇熊的袭击
(3)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南极洲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 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下图为该流域协调系统图及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某年份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
流域内的行政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圩垸(个) | 141 | 143 | 1 359 | 332 |
淹没土地(平方千米) | 750 | 250 | 1 180 | 210 |
受灾人口(万人) | 45.1 | 36.6 | 135.3 | 1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浙江网2007年11月14日电: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刻赤海峡11日遭遇猛烈风暴后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在风暴中沉没的一艘油轮泄漏了2000吨燃料油,俄罗斯新闻社12日援引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官员的话说,目前刻赤海峡12公里长的海岸已被污染,3万只海鸟已死亡。
材料二: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过分利用和浪费,造成注入咸海的水量大幅下降。目前咸海的水量仅为历史最高记录的四分之一,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水位下降了19米。咸海的自然生态危在旦夕,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材料三:世界某一地区图
(1)图示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B海区及其附近地区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如果我国从该地区进口此种资源,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区是________。
(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C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产生了________环境问题,在开垦的同时,引大量河水灌溉,又带来了是________环境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60分)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地利枢纽,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同时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下图)
(1)图中A平原为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棉生产有利的区位条件。(8分)
(2)图中连接B、C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