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下沉,热干B.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上升,热湿
C.此日地中海沿岸受②带控制D.终年受①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交界处。由于海拔、纬度、地势的关系,保护区大致上可以沿希夏邦马峰一卓奥友峰一珠穆朗玛峰一马卡鲁峰一线分为南坡和北坡。下图示意珠峰保护区及其周边位置。
材料二 调查发现,珠穆朗玛峰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鸟类具有垂直迁徙现象。保护区内,高山杜鹃灌丛主要分布在海拔3700米~ 4700米,区内高山杜鹃灌丛生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土壤类型和海拔是影响该区域高山杜鹃灌丛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高山杜鹃灌丛沿海拔梯度物种丰富度变化。
(1)归纳高山杜鹃灌丛生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造成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物种丰富程度差异的原因。
(3)推测珠峰南坡冬季鸟类垂直迁徙的方向,并分析原因。
(4)喜马拉雅山因海拔较高,使得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有人认为,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应加大珠峰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居民的过江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早期,当地百姓在断崖上开凿栈道,借此穿越峡谷、陡崖的阻碍,并在水流相对平缓处修整、补充物资后用竹筏、木船渡江。后来,人们大多采用溜索过江。目前,溜索因种种原因正从历史舞台上逐渐消失。下图为该地历史上溜索分布的密集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栈道与舟船结合的交通方式主要影响区域内城镇的
①形态 ②分布 ③数量 ④职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溜索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主要原因
①造桥资金充足、技术提升
②溜索工人的老龄化
③环保政策趋于严格
④区域内水电站的建设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1)读图,比较①、②、③、④数值大小并排序:气压: 气温:。
(2)比较①、②的降水概率:,昼夜温差: 。
(3)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汉代以前,襄阳城东门外统称鱼梁洲,原是一块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的半岛,至唐时,现在的鱼梁洲在枯水期仍与今天的鱼梁坪相连。 1958年因修汉丹铁路,在鱼梁坪与鱼梁洲间低洼区域大量采挖卵石,形成低“槽”,使鱼梁洲与鱼梁坪断然分离,成为汉江中大型洲岛。1965年前,汉江洪水肆虐,鱼梁洲沉睡千年无人问津。1965年上游丹江口水库蓄水发电后,洪水受到扼制,沙洲再没有被全淹没过。鱼梁洲土质为砂、卵石和淤泥土相叠压而成。下图为襄阳市部分地区卫星地图。
(1)根据河流流向判断A处与B处哪岸较陡,为什么?
(2)说明鹅卵石在鱼梁洲附近河道堆积的原因。
(3)推测鱼梁洲土层由下到上砂、卵石和淤泥土分布的位置关系。
(4)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襄阳段的水文特征有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时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时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前后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3月~10月B.3月~6月
C.6月~9月D.10月~次年3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攀枝花—六盘水”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第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
B.铁路、水运发达,能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较低
D.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
【2】图中地区开发的方向是
A.大力发展种植业,提高规模化水平
B.发挥优势,建成能源和矿冶基地
C.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巩固工业结构
D.恢复植被,退耕还草还湖,保护生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 | 孔隙度(%) | 有机质含量(%) |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 ||
总孔隙 | 非毛管孔 | 毛管孔 | |||
针阔混交林 | 59 | 17 | 45 | 4.62 | 503 |
常绿阔叶林 | 63 | 16 | 47 | 3.18 | 648 |
楠竹林 | 52 | 12 | 40 | 2.08 | 312 |
灌木林 | 73 | 17 | 56 | 7.79 | 1833 |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新华社上海2019年3月12日电:历经131天的海上漂泊,航行逾30800余诲里,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经受南极严酷环境的考验,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
考察船胜利凯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南极大陆上进行科学考察时,科考队员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
A. 淡水缺乏B. 狂风和酷寒
C. 空气稀薄D. 海上冰山
【2】南极洲科学考察最好的时间是
A. 每年7、8月份B. 每年9、10月份
C. 每年1、2月份D. 什么时间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