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下图示意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A.3小时 B.15小时

C.9小时 D.18小时

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从图中楼影的分布可知,日影朝向西北时日出,此时太阳在东南方,丙丁则位于日出时的日影之中,日影朝向东北时日落,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则该地昼短于12时,为我国冬半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楼影从日出再到日落时扫过的范围,明显经过丁处的时间最短,日照最长。

2.

考点:太阳视运动、昼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游漓江,枉到桂林。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2. 就水循环而言,漓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3分)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下列是某同学参观完该农场后的感受,你认为可能的是

A.该农业地域生产规模大,水利工程量大

B.该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好典范

C.该农业地域类型家庭经营为主,商品率低

D.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北方较常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毕业班第六次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表明

A.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B.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1 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2.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原因有

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最大

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强度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三第二阶段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 光照 B.水源 热量

C.交通 市场 D.科技 劳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泉州五中、漳州一中高三上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单位: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企业属于

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动力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

2.图中乙、丙、丁三地共同的区位特点是

A.位于城市市区 B.临近交通干线

C.临近农业发达区 D.临近资源丰富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农事安排。该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合理有效安排农事活动 B.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C.便于农民开拓销售渠道 D.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