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表 (单位:km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隐患点589处,主要分布在延庆、昌平、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县。
(1)描述图示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区域的西、北部多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日可能为
A.1月20日 B.3月20日
C.5月20日 D.7月20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上11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A.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D.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2.图中M应为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我国某农村聚落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图乙为沿PQ一线所做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 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 各题。(已知:tan30°=0.58 tan35°=0.7 tan40°=0.84)
该地的纬度约是
A.21°N B.31°N C.41°N D.51°N
小题2: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B.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C.图乙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D.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 火地岛气候夏凉冬冷,年降水量地区差异显著,南部和西部无遮蔽地带仅有苔藓和矮木,中部有落叶山毛榉林,北部平原覆盖丛生草本植物。
材料三 斯怀亚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A海峡海流方向为 ,乌斯怀亚的气候类型是 ,火地岛南部和西部植被仅有苔藓和矮木的原因是 , 。
(2)描述火地岛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3)分析火地岛养羊业分布地区及有利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第17个“世界湿地日(国际湿地日)”的主题就是“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没有水,就不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读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的变迁图(图中阴影为湿地),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长江中游湿地50多年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B.上游地区引水灌溉
C.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 D.三峡水库建设
2.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加大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B.环境污染加剧
C.沙尘暴频繁多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上世纪60年代,为了控制泛滥的水生植物和藻类。美国从中国引进了鲤鱼、草鱼、胖头鱼等。近年,这些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的“亚洲鲤鱼”成了当地的水霸王,例如伊利诺伊河,常常可以看到数以百计的大银鲤鱼(重量超过l0千克)“集体”跃出水面的壮观场面。为了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甚至有计划花费180亿美元修巨型“拦鱼”坝。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捕获的鱼常常扔入垃圾桶。
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成为环境灾害及治理困难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