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数量: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5-6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密度: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 (2)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位于近郊区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3)加强户籍管理;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试题分析:

1)认真分析图,从图中总结答案,点要全、要详细。

2)从材料中得知人口倒挂现象指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其实是考查人口的迁移问题。应从迁入区的拉力和迁出区的推力两方面分析,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寻找更多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3)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经济结构的调整、户籍制度、人口素质等角度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纬度高低差异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朱嘉认为道在气先,而王夫之则强调理在气中。两种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看问题角度根本不同

B.根本价值取向不同

C.哲学观体系根本不同

D.根本利益追求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读图,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 “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 “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 “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曲线为人口死亡率

B. b曲线1980年后上升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有关

C. 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数仍将继续增加

D. 在K时间点之后,少年儿童比例上升

2该省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据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海拔5200米附近的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的)数量和面积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下降,蒸发减弱 B. 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C. 引水灌溉减少,节约用水 D. 降水增多,雨水补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现代人们可以通过建设大型水库来解决任何一个地方的供水困难

B. 从经济效益上考虑,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降低成本

C. 古代文明发祥地多在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人们沿河和沿湖发展

D.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地形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

A. 黄河三角洲海浪冲积 B. 黄土高原流水堆积

C. 日本海沟板块张裂 D. 长江三峡地壳上升流水下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1980年与2012年土地资源利用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 )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农业生产以城郊农业为主

C.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D.城镇化进程加快

【2】2012年与1980年相比,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反映出( )

A.荒山主要转变为林地 B.水稻田面积变化较小

C.麦田全部转变为果林 D.牛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