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河谷夜雨多 B.山顶昼雨少
C.坷谷日降水量变幅大 D.从河谷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1990-2006年能源消费重心轨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重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
B.在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由我国东北地区移到我国西南地区
C.1994年我国能源消费重心大致在我国华北地区
D.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移动幅度达到200公里
2.下列关于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移动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
B.我国中西部地区轻工业比重较大
C.我国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较落后
D.我国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原料工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主要是( )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采矿业
2.目前,郑州市不少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B.郊区环境优美
C.市区劳动力短缺 D.郊区地价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三1月8日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区域地形分布分为甲、乙、丙、丁4种(如图a),依次为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海拔逐渐降低,人口密度的分布如图b所示,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如图c分布,目前该区域大力发展高铁,其关系如下表。关于在甲,乙,丙和丁四个地区修建高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人口相对分散,需要修建高铁,便于联系
B.乙地矿产资源丰富,需要修建高铁
C.丙地高铁修建需要建高架桥,工程量大
D.丁区高铁可直接修建在地面,工程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 )
A.一般出现在凹岸 B.枯水季节接受堆积
C.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 D.洪水季节被淹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1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7日,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1月7日12时
B.11月7日11时
C.11月7日10时
D.11月7日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飞行员驾机从(30°N ,120°E)的A机场起飞,为了既经济又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位于(35°S, 60°W)的B机场执行任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飞机的航向约为( )
A.一直向东南 B.一直向西北
C.先向南后向北 D.先向北后向南
2.最短航程为( )
A.175×111km B.185×111km
C.65×111km D.155×111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下题。
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2.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3.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逐步加大 B.南半球白昼范围逐步减小
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D.热带范围逐步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协作体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农业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下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 ③南部沿海地区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A.a ①、b ②、c ③、d ④
B.a ②、b ④、c ③、d ①
C.a ③、b ④、c ①、d ②
D.a ②、b ④、c ①、d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